期刊简介

               《健康指南》是中国创办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老年健康长寿指导期刊。本刊是中国领先的健康传媒,创办于1988年,至今已有25年的运营历史。每期发行量为25万本,平均传阅率为5人。影响着超过130万人的健康理念与保健行为。发行量连续5年保持了年均15%的增长,在全球传统媒体集体下滑的今天,本刊在中国正在创造奇迹。本刊过硬的品质为其在读者之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绝大部分读者一旦订阅,即终生订阅,而且乐于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做推荐。在传统媒体受互联网冲击日趋式微的背景下,本刊连续五年保持了15%的递增速度,不能不说是期刊界的一个奇迹。本刊是一本专门面向全国离退休干部的医疗保健指导性期刊,它融预防医疗保健抗衰老为一体,汇聚全国医学专家,为离退休干部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健指导。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

出版部门: 《健康指南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727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1758/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35.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健康指南杂志
  • 杂志名称:健康指南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
  • 国际刊号:1002-7270
  • 国内刊号:11-175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健康指南杂志2011年第9期文章
  • 长寿六穴保健法

    人人都有长寿穴,它们就是涌泉穴、足三里穴、命门穴、会阴穴、百会穴、神阙穴六大黄金穴位,经常按摩能收到补益气血、协调脏腑、疏通经络、延年益寿的功效.......

    作者:李洪滋 刊期: 2011- 09

  • 了解心身疾病,增进身心健康

    心身疾病是指那些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或治疗上有明显影响的躯体疾病.心理活动的变化,如长久、剧烈的情绪不稳、紧张、孤独和悲伤等会使人的生理调节功能紊乱,导致躯体疾病的发生发展.目前,医学界比较肯定的心身疾病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某些胃肠道疾病、肿瘤、青光眼.下面,我们就把三种重要的心身疾病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作者:许天红 刊期: 2011- 09

  • 肠内细菌,长寿之宝

    人类的肠道内存在着200~300种约100~120兆个细菌,总重量约为1公斤.肠内细菌在肠道内生产大量活性“酶”,能提高人体免疫力,维持人体健康,甚至决定人的寿命.肠内细菌不仅生产酶,其本身也发挥着许多重要作用,保护着人体健康,所以说肠内细菌是长寿之宝.......

    作者:新谷弘实 刊期: 2011- 09

  • 抗衰延寿需要综合措施

    抗衰老已经成为广大中老年人的普遍追求.虽然逆转衰老很难做到,但我们可以首先延缓生理性老化过程,使机体在遗传基因决定的寿限内,保持较好的智力和体力;其次是纠正身体的病理性紊乱,调整重要脏器功能失调,重建机体内环境平衡.由于衰老及长寿机制是多因性、综合性的,所以抗衰延寿应该采取综合措施以达到目的.......

    作者:马永兴;耿洪森 刊期: 2011- 09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新诊治新知

    传统观点认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良性的、可逆性脑缺血综合征,复发风险低于脑梗死.然而研究表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早期发生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的风险很高,TIA患者7天的卒中风险为4%~10%,90天卒中风险平均为11%.而急性卒中90天内卒中复发的风险为2%~7%.此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不仅易发生脑梗死,也易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

    作者:王拥军 刊期: 2011- 09

  • 加强防治中老年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多发于中老年人,可引起髋关节疼痛和行动受限,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但是多数由于缺乏预防知识,大多发展到髋关节功能受限和跛行时,才到医院就诊,贻误了佳治疗时机.因此,建议中老年人要密切关注腰、膝、髋等部位出现的疼痛,及时就医诊治,大限度降低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率.......

    作者:吴冬梅;李晓莉 刊期: 2011- 09

  • 间歇性跛行——防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指动脉血管壁因粥样硬化引起的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以下肢常见.本病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发病率呈逐渐增高趋势,应引起广泛的重视.......

    作者:吴庆华 刊期: 2011- 09

  •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摘要一)

    半个世纪以来大量研究证明,心血管病的致病(危险)因素已十分明确,其中重要的是高血压、血脂异常、糖代谢异常、吸烟、肥胖、缺少运动和心理压力.有效的心血管病预防策略是“高危策略”(只针对高危的患者)和“人群策略”(针对全人群)同时并举,两者不可偏废.因此,在发现一种危险因素时,要主动寻找有无其他危险因素.......

    作者: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刊期: 2011- 09

  • 上腹部疼痛须警惕慢性胰腺炎

    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逐渐改变,慢性胰腺炎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尤其多见于中老年人,以40~60岁多见,男性与女性患者比例为2.6∶1.该病临床表现多变且无特异性,诊断常有困难,非典型者更难明确诊断.对反复发作的急性胰腺炎、胆道疾病或糖尿病患者,有反复发作性或持续性上腹痛、慢性腹泻、体重减轻,而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应怀疑本病.......

    作者:王铭泉 刊期: 2011- 09

  • 新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要点(三)(2011年版)

    五、高血糖的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在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中,胰岛β细胞功能随着病程的延长而逐渐下降,胰岛素抵抗的水平变化不大.因此,随着2型糖尿病病程的进展,对外源性的血糖控制手段的依赖性逐渐增大.在临床上常常需要口服药间的联合治疗.......

    作者: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刊期: 2011-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