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健康指南》是中国创办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老年健康长寿指导期刊。本刊是中国领先的健康传媒,创办于1988年,至今已有25年的运营历史。每期发行量为25万本,平均传阅率为5人。影响着超过130万人的健康理念与保健行为。发行量连续5年保持了年均15%的增长,在全球传统媒体集体下滑的今天,本刊在中国正在创造奇迹。本刊过硬的品质为其在读者之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绝大部分读者一旦订阅,即终生订阅,而且乐于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做推荐。在传统媒体受互联网冲击日趋式微的背景下,本刊连续五年保持了15%的递增速度,不能不说是期刊界的一个奇迹。本刊是一本专门面向全国离退休干部的医疗保健指导性期刊,它融预防医疗保健抗衰老为一体,汇聚全国医学专家,为离退休干部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健指导。
夏季家庭药箱三剑客使用指南
时间:2025-06-23 16:05:13
驱蚊提神的多面手:风油精
风油精堪称夏季“万能药”,但它的功效远不止驱蚊止痒。其核心成分包括薄荷脑、桉叶油、樟脑等,通过刺激人体冷觉感受器带来清凉感,同时具有抗菌消炎作用。例如,洗澡时滴入几滴风油精可缓解痱子,涂抹于太阳穴可提神醒脑,甚至喷洒在衣物上还能掩盖汗臭。但需注意,樟脑具有一定神经毒性,婴幼儿和孕妇应避免大面积使用,皮肤破损时也不宜涂抹,以免引发灼烧感。
“解暑神器”清凉油的隐藏技能
清凉油与风油精成分相似,但更注重清热散凉。它不仅能缓解蚊虫叮咬,还可用于轻度中暑、晕车晕船引起的恶心呕吐,甚至对风湿疼痛也有辅助效果。例如,将清凉油涂抹于太阳穴或人中使用,能快速缓解头痛;涂抹于关节处可减轻酸痛。但清凉油同样含有樟脑,婴幼儿使用可能导致黄疸,皮肤敏感者可能出现红斑或过敏反应。
被误解的“胃肠感冒克星”:藿香正气水/液
藿香正气系列药物常被误用于所有类型的中暑,实则其真正适应症是“暑湿感冒”——即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引起的胃肠型感冒,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呕吐、腹泻等。其配方中,藿香化湿解表,紫苏和白芷散寒,半夏、茯苓调理脾胃,相当于为紊乱的消化系统按下“复位键”。需特别区分的是,藿香正气水含酒精,不适合儿童、酒精过敏者及服用头孢类药物的人群;而藿香正气液不含酒精,适用性更广。
三大误区:你的用法可能适得其反
误区一:将风油精口服用于咽喉肿痛。其成分中的樟脑和薄荷脑会刺激消化道黏膜,引发腹痛。误区二:用清凉油治疗重度中暑。中暑伴随高热时,清凉油的温热刺激可能加重血管扩张,导致血压下降。误区三:认为藿香正气水能解暑热。若因高温暴晒导致口渴、大汗的“阳暑”,使用藿香正气水反而会因温性成分加剧脱水。
科学用药的三条黄金法则
对症如钥:风油精针对体表症状(蚊虫叮咬、头晕),清凉油适合浅层热证(轻度中暑、皮肤红肿),藿香正气系列专攻寒湿内阻(呕吐腹泻)。
剂量即安全线:风油精单次使用不超过3滴,藿香正气水每日不超过2支,避免成分蓄积引发毒性。
特殊人群避雷:孕妇禁用含樟脑成分的药膏,驾驶员慎用含酒精的藿香正气水,儿童建议选择浓度更低的稀释剂型。
这三种经典药物如同家庭药箱的“三剑客”,唯有精准出剑,才能避免误伤自身。下次打开它们时,不妨多看一眼说明书——毕竟,传承千年的智慧,值得更科学的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