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健康指南》是中国创办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老年健康长寿指导期刊。本刊是中国领先的健康传媒,创办于1988年,至今已有25年的运营历史。每期发行量为25万本,平均传阅率为5人。影响着超过130万人的健康理念与保健行为。发行量连续5年保持了年均15%的增长,在全球传统媒体集体下滑的今天,本刊在中国正在创造奇迹。本刊过硬的品质为其在读者之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绝大部分读者一旦订阅,即终生订阅,而且乐于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做推荐。在传统媒体受互联网冲击日趋式微的背景下,本刊连续五年保持了15%的递增速度,不能不说是期刊界的一个奇迹。本刊是一本专门面向全国离退休干部的医疗保健指导性期刊,它融预防医疗保健抗衰老为一体,汇聚全国医学专家,为离退休干部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健指导。
药物放车里?小心药效全无!
时间:2025-05-09 14:40:10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各种原因将一些物品遗忘在车里,而药物就是其中比较常见且容易被忽视的一种。很多人可能觉得把药放在车里只是个小问题,但事实上,药物放在车里可能会对药效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这背后的知识值得我们深入了解。
汽车内部的温度环境十分复杂且多变。在炎热的夏季,车内温度会急剧升高。当车辆停放在户外,阳光直射时,车内温度很容易就会超过 50℃。这样的高温环境对药物来说是一场“灾难”。以常见的阿莫西林胶囊为例,它需要在阴凉、干燥处保存,高温会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发生分解、变质等化学反应。原本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生长、治疗炎症的阿莫西林,在经过车内高温的“洗礼”后,其抗菌活性可能会大打折扣,服用后可能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导致病情延误。
不只是抗生素类药物,许多其他常用药物也难以在车内高温环境下“幸免”。像复方甘草片这种止咳祛痰的药物,其含有的多种成分在高温下可能会加速挥发或破坏。这使得药物的止咳、祛痰功效减弱,无法很好地缓解患者的咳嗽症状,让患者在病痛中还要承受因药效不佳带来的困扰。
而在寒冷的冬季,车内温度虽然不会像夏季那么高,但也可能面临极端低温的情况。当车辆长时间放置在户外,车内温度可能会降至很低。一些生物制剂类的药品,如胰岛素,对温度极为敏感。胰岛素需要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保存,以确保其生物活性。车内低温环境可能会使胰岛素变性,失去降低血糖的作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无疑是非常危险的,可能会导致血糖控制不稳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除了温度因素,车内的湿度变化也会对药物产生影响。在潮湿的天气里,车内可能会充满湿气。对于一些糖衣药片或胶囊剂,湿气可能会导致药物表面融化、粘连,甚至会使药物内部的成分发生变化。例如,某些维生素类药片,在受潮后可能会加速氧化反应,降低药物的有效含量,从而影响其补充营养或治疗因缺乏维生素所引起疾病的功效。
车内的光照条件也不容忽视。长时间的阳光照射会使车内亮度增加,紫外线强度也随之上升。一些药物的包装可能无法完全阻挡光线,在光照作用下,药物会发生光化学反应。比如硝普钠注射液,它在光照下容易分解,如果该药物放在车内被阳光长时间照射,其有效成分会迅速减少,在临床使用时就可能无法发挥正常的降压作用,给患者的治疗带来风险。
为了避免药物放在车里导致的药效损失,我们在放置药品时应格外小心。如果需要将药物放在车内,尽量选择避光、阴凉且相对干燥的地方,比如手套箱内,但也不要长时间存放。最好的办法是随身携带药物,或者将药物放置在家中专门的药品储存处,按照药物说明书上的要求,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进行保存。
了解药物在车内可能面临的风险,对于我们正确保存药物、保障用药安全和疗效至关重要。我们不能因一时的疏忽而让药物失去应有的作用,给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带来潜在威胁。